时间:2025-02-17 11:28:42 浏览量:90
NiuBoL能见度仪采用前向散射原理,在采样区域内以小于90度的角度发射前向散射光,精确测量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,仪器通过测量散射光强度计算气象光学范围(MOR),并通过微处理器控制器进行数据处理,适用于100km以内的能见度测量,能有效应对雾、霾、霾的影响。设计理念不仅注重测量精度,更注重环境保护和智能管理,为气象监测、交通安全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。
- 气溶胶前向散射原理:通过精确测量空气中微小颗粒的散射光,实时计算当前能见度。与传统透射式能见度仪相比,前向散射仪分辨率更高,响应时间更快。即使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也能保持稳定和准确,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可靠性。
- 自动校准:内置数据处理系统具有自动校准功能,减少人为错误。
- 无线传输:数据通过无线方式传输到云平台,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或网络平台查看实时可视性数据、历史记录和趋势分析。
- 大数据分析:融合大数据分析,提供长期趋势分析及预警功能,助力科学决策和管理。
- 应用领域广泛:广泛应用于气象监测、交通管理(如机场、高速公路、水路)、环境保护、城市规划、农业气象等。
- 低能见度预警:为雾、沙尘暴等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系统提供精准保障,为城市交通安全、空气质量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- 基于气溶胶前向散射原理,提供更准确的能见度数据。
- 快速反应:适应极端天气条件。
- 自动校准:减少人为错误。
- 无线数据传输:支持远程监控。
- 大数据分析:提供趋势分析和预警能力。
- 低功耗:支持太阳能选项,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。
- 可持续性理念:有助于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。
- 气象监测:为气象站、自动气象站提供实时能见度数据,支持天气预报和气候分析。
- 交通安全:适用于机场、高速公路、水路等交通基础设施,确保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的交通安全。
- 环境监测:在城市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监测领域,精确测量和分析大气能见度,支持政府监管和环境政策制定。
- 农业气象:为农业气象预报提供宝贵的数据支持,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适应能力。
- 测量范围:0.1km〜100km
工作温度:-40°C〜+ 70°C
工作电压:DC12V
- 通讯接口:三线RS485通讯
- 数据输出:实时能见度值和状态信息
- 电源选项:可选太阳能供电
能见度计安装位置的测量值应代表周围的天气状况。因此,安装地点应至少在 100 米内没有大型建筑物、树木或其他可能产生热效应或阻碍降水的物体。这些障碍物可能会影响当地气候并影响测量结果。
安装地点应没有任何可能影响光学测量的障碍物或反射面。发射器和接收器应具有畅通的视线,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。此外,避免将设备安装在强光源附近,例如直射阳光、雪面或沙面,因为它们可能会干扰测量。
发射器和接收器应远离任何重大污染源,例如汽车尾气。这些污染源可能会引入额外的颗粒物,影响能见度测量。
在气象站,能见度仪应安装在空旷、无遮挡的地方,以确保测量结果具有代表性。还应考虑对设备进行接地保护,以防止雷击和射频干扰。
对于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,仪器应安装在收费站或服务区附近。这样可以确保电源稳定、设备安全管理,同时也便于定期校准和维护。安装地点应避开容易产生局部烟雾的区域,以保持测量精度。
能见度仪安装在机场时,应放置在跑道或气象观测塔附近。这些位置提供准确的跑道能见度信息,这对飞行安全至关重要。还应考虑设备的抗风性和稳定性,以确保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正常运行。
能见度仪的安装高度要适中,一般距离地面1.5至2米左右,这样既可以避免地面因素的干扰,又能保证设备能采集到足够的气溶胶散射光信号。
安装后需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,包括清洁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反射镜、检查电源和通信线路等,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延长其使用寿命。
综上所述,能见度仪的安装位置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选择。选择安装地点时,应考虑代表性、无障碍物、污染源、具体位置建议等因素。此外,定期校准和维护对于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。
NiuBoL能见度测量仪将先进的光学传感技术与智能化设计相结合,为气象监测、环境保护、交通安全等领域提供高效、精准的数据支持。其创新的技术特点不仅提升了测量精度,还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适应性,使其成为现代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环境监测工具。
上一页:智能工地扬尘监测系统
下一页:降雨监测设备:增强水资源管理
相关推荐
相关产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