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5-02-25 11:33:41 浏览量:2
气象站作为现代气象监测的核心设施,需要严格遵守建设和运行标准,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以下是气象站建设专业标准的详细概述,涵盖站址选择、设施建设、仪器设置和观测点设立。
- 选择平坦、开阔的区域,以避免地形对风速和风向测量的影响。
- 确保观测场周围200米内没有高楼、树木或其他潜在障碍物。
- 远离湖泊或河流等水体,以尽量减少蒸发对湿度和温度测量的影响。
- 避开工业区或强电磁干扰的区域以保持传感器的功能。
- 在场地开发之前,准确确定子午线,以确保所有室外设备都以正确的方向安装。
- 定向误差应在±0.5°以内,以保证风向传感器和其他定向设备 的准确性。
- 平整地面,确保没有明显的斜坡或凹陷。
- 在田地内种植短草(不超过 0.2 米),以尽量减少风速对观测的影响。
- 安装 1.2 米高的围栏(由木材、金属丝网或不锈钢制成)以保护设备并防止动物进入。
- 气象工作室应位于观测场北侧,距离约30米,以方便操作和减少气流干扰。
- 工作室的朝向应避免阳光直射,以保持室内温度稳定。
- 配备工作台、文件柜、绘图桌等必要的办公设施。
- 指定敏感仪器(如气压计)的区域并包括暗室以尽量减少光干扰。
- 安装空调或通风系统,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,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性。
- 数据处理区:用于存储和分析气象数据。
- 仪器校准区:用于传感器和记录器的定期校准。
- 观察记录区:用于实时观察和数据记录。
-风速和风向传感器:放置在一定高处,远离地面干扰,以实现自由空气流动。
- 温度和湿度传感器:安装在史蒂文森屏幕中,以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。
- 雨量计:确保倾卸装置自由移动;定期清理碎片。
-太阳辐射传感器:放置在无障碍物的开阔区域。
- 气压计:放置在暗室中,以避免光线和温度波动。
- 数据记录器:用于存储和传输户外仪器的数据,应防尘防水。
- 显示:显示实时气象参数,方便工作人员监测。
- 所有仪器必须牢固地安装在坚固的混凝土基座上以确保稳定性。
- 安装时注意水平度和垂直度,严格遵守设计规范。
- 规划仪器的间距和排列,避免相互干扰。
- 观察点应靠近气象站和工作室,并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地平线。
- 确保观察点周围没有高大的障碍物,以便清晰地目视评估云和降水等天气现象。
- 每个观察点都需要精确校准,以确保可比较的测量结果。
- 定期检查观察点的环境条件,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或优化布局。
气象站设备建设是一个综合过程,涉及站址选择、设施建设、仪器设置、观测点布置等多个方面。遵守这些标准可以大大提高气象站的运行效率和数据质量,为农业、交通、环保等领域提供科学支持。以下是重点总结:
- 场地选择和观察场:确保区域开阔、畅通,方向准确。
- 工作室建设:布局合理,配备必要设施,保证仪器的稳定性。
- 仪器仪表:精心选择、安装并定期维护和校准。
- 观察点设置: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以便进行准确的天气观察。
本指南旨在为全球用户提供全面的指导,有助于气象站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。
上一页:自动气象站故障诊断及解决策略
下一页:没有更多
相关推荐
相关产品